麗江,民族眾多,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市總人口的 55.8%。近年來,麗江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,積極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,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,讓125萬各族群眾融和共居的家園更加美麗……
“鏡湖渟滀,山峰嶙峋,山海拱秀,天人和諧”。從山頂俯瞰,拉市海猶如一面鏡子,以前的讀書人稱其為鏡湖。
鏡湖學會紅色文化展館一角。(麗江融媒記者 潘楊勁松 攝)
1939年,在鏡湖邊的海南村誕生了鏡湖學會,成為麗江最早開展革命活動的重要場所之一,也是麗江各族兒女聽黨話、感黨恩、跟黨走的見證。進入新時代,海南村群眾牢記革命歷史,傳承紅色基因,讓紅色成為發展的鮮明底色。
海南村委會滿祥一組綠樹成蔭的村道。(麗江融媒記者 潘楊勁松 攝)
見到滿祥黨支部書記李文仨時,他正在滿祥一組的憶紅餐社忙碌著?!伴L征時期,紅二、六軍團就是經過這里北上的?!彼蛴浾邿崆榈亟榻B村里的紅色文化,宣傳紅色文化是創辦餐社的初衷。
憶紅餐社就創辦在李文仨家的院子里。2023年,他帶頭建起餐社,為來村里參觀和開展活動的黨員干部提供“憶苦思甜飯”?!爸饕潜3旨{西原味的餐食,比較樸素,很有歷史感?!崩钗呢碚f,黨員干部特別是許多老黨員吃過這一餐“憶苦思甜飯”,都說感受到了革命年代的光榮傳統。目前,餐社已接待客人1000多人次,為村集體經濟貢獻了上萬元的收入。
玉龍縣拉市鎮海南村委會滿祥一組干凈整潔的村道。(麗江融媒記者 潘楊勁松 攝)
“湖邊的很多村子早就吃上了旅游飯,我們也在發力建設‘紅美滿祥’?!闭劶拔磥淼拇蛩?,李文仨很有信心。這些年,拉市的旅游飛速發展,他經常琢磨怎么搞好農文旅融合。以前環境跟不上,大家沒底氣,現在的滿祥一組是全省的“綠美鄉村”。
王力力是市委組織部的選調生,也是海南村的駐村第一書記,雖才來了一年,但說起村里的情況,如數家珍?!皬母刹康饺罕?,都認為黨的領導是這些年變化的關鍵?!彼榻B,全村正通過“黨建引領+六大重點”推動發展,最突出的是引領紅色基因傳承和生態文明建設。
“紅色基因代代傳,時至今日,仍然在為海南村的發展注入動力?!蓖趿αΩ嬖V記者,綠美建設中,滿祥一組的54戶農戶積極讓出房前屋后空地,涌現出不少感人事跡。
村小組長和軍把菜地讓出來建公廁,主動拆墻透綠,沒要一分錢的補償。75歲的和淑花,無償讓出宅基地修建停車場,方便游人和村民。記者采訪和淑花老人時,她非常靦腆,不愿多講,只是一個勁地說:“一定要讓,要支持哩!”
近些年,海南村的發展群眾看在眼里、甜在心窩里。不少群眾表示,以前村道狹窄、塵土飛揚、雜物亂堆亂放,現在行走在綠樹成蔭的石板路上,看著家家戶戶美麗整潔的小院,院里的老人悠閑地曬著太陽,會有一種油然而生的獲得感和幸福感。
玉龍縣拉市鎮海南村委會滿祥一組一角。(麗江融媒記者 潘楊勁松 攝)
吃水不忘挖井人。
“黨的光輝照邊疆,邊疆人民心向黨!”海南村有662戶群眾,有漢族、納西族、白族、彝族、藏族等多個民族。王力力表示,各族群眾從實實在在的變化中獲得了鄉村發展的實惠,對村里的發展更加同心同向,基層黨組織已成為固團結、促發展、聚人心的戰斗堡壘。
相比于海南村,同處拉市海邊的均良村又是另一番景象。自2004年發展鄉村旅游以來,全村80%的青壯年都在從事旅游業或外出務工。而這帶來最直接的問題,就是村里的部分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顧。
玉龍縣拉市鎮均良村委會均良下村老年幸福食堂一角。(麗江融媒記者 潘楊勁松 攝)
“很多老人中午飯都是一個饅頭、一杯水就對付了?!本枷麓妩h支部書記木金江說,為了解除年輕人的后顧之憂,讓老人們能吃上一頓熱乎乎的午餐,2021年,均良村黨總支整合資源,累計投入200多萬元開辦了全市第一個農村老年幸福食堂。
老人們在幸福食堂就餐。(麗江融媒記者 李琳瑛 攝)
均良村逐漸成為生態美、環境美、鄉村美、山水美的新景點。(麗江融媒記者 趙慶祖 攝)
最近,短視頻平臺上幾段云南群眾打跳的視頻火了,外省網友紛紛贊嘆:“云南人真的天生會打跳!”在麗江師專的廣場上,上千名學生開展民族打跳的場景每日上演,場面十分壯觀,省外的學生參與熱情很高。
如今的麗江,是舍不得的麗江, 石榴紅、籽同心、一家親……
主筆:潘楊勁松
視頻:李揚 趙世龍 楊毅武 楊晉
麗江市融媒體中心 出品
(發稿編輯:和真羽)